氣喘

根據統計,台灣的氣喘人口比例正逐年上升,應與空氣污染、飲食西化、人口密集等因素有關。到底什麼是氣喘呢?簡單地說,氣喘是因為主支氣管到細支氣管受到過敏原刺激或感染,使得氣管平滑肌收縮而造成管腔變小,此時呼吸道緊縮,於是會出現喘鳴聲、以及胸悶、氣促等症狀;再加上支氣管內壁黏膜內含有大量白血球等,會釋放組織胺及白三烯素等過敏細胞激素,造成氣管內膜更形水腫,導致氣道更為狹窄,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。

過敏,氣喘治療,營養療法

造成氣喘的原因很多,可分為吸入性過敏原(塵螨、灰塵、蟑螂、狗毛、貓毛、羽毛、黴菌、花粉、香菸、香水等)、食物過敏原(花生、海鮮、牛奶)、內因性(緊張、壓力、失眠)、氣候(溫度、濕度變化)、藥物、感染、運動等,甚至也可能原因不明。

在引發氣喘發作的各類因子中,目前越來越被重視的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物質,這些物質包括懸浮微粒(PM2.5和PM10)、二氧化硫(SO2)、氮氧化物(NO和 NO2)、一氧化碳(CO)、臭氧(O3)、及其他化學刺激物質。氣喘患者應隨時留意氣象資訊,或是上環保署網站查詢最新懸浮微粒指數,以做為外出活動時參考。

出外可能面臨氣候與空污威脅,那麼在家就一定安全嗎?那可不一定!許多建材、家具亦可能散發出室內空氣污染物如一氧化氮、二氧化氮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甲醛、以及生物性毒素等,也都必須非常小心。

氣喘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師做定期的追蹤,不論患者的症狀屬於陣發型或持續型,想要控制氣喘就要遵守所謂ATM原則:

A-Avoidance (避免):當務之急必須先知道自己的過敏原為何,除了透過抽血檢驗IgE抗體以得知急性過敏原之外,可能亦有必要進一步接受慢性IgG4食物不耐過敏原檢測,後者常常可以揭露意想不到的過敏原資訊。在找出過敏原後,除了積極避開,最好也要遠離菸(尤其是二手菸),對於空氣污染、懸浮微粒、家中裝潢材料、溫濕度變化等也要特別注意。另外,氣喘患者普遍都有體內鋁過高的現象,因此最好也儘量避免接觸含鋁之鋁箔紙、鋁鍋、膨鬆劑等。總而言之,越嚴加防範就越能降低發作與吃藥的頻率。

T-Treatment (治療):目前來說,醫師會先依患者的症狀及肺功能情形,投以口服或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、類固醇、白三烯素拮抗劑等,以控制病情,患者千萬不可因症狀減緩而自行停藥,應由主治醫師依照患者發作的頻率及肺功能的變化來調整。此外,亦須患者配合自我管理,包括撰寫氣喘日記並進行簡易吐氣測量,以隨時掌握自己的氣喘病情。

M-Modificaiton (調理):採行營養醫學療法與生活調理雙軌並行,並且持之以恆,將可大幅減少氣喘發作的機率,遠離呼吸困難的威脅,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。

劉醫師的營養醫學療法

營養素對於人體細胞有著直接的影響,營養素的不平衡往往是造成疾病或功能性問題的根本原因,因此,透過檢驗精準地了解營養素失衡的缺口,並正確地補充營養素,可重建人體細胞的平衡、重現細胞活力、儲備器官所需能量,是對抗疾病病根、回復健康的自然療法。然而,每個人所需的營養素組合與治療劑量,會依患者年齡、體重、臨床症狀、相關檢驗結果、以及正在接受的藥物治療等因素而有不同,需由醫師規畫個人化處方,才能得到理想之綜效,患者切勿輕信廣告自行調配,以免傷荷包卻徒勞無功、或吃出其他問題而得不償失。

劉醫師的生活調理建議

  1. 適度且規律地運動:每天曬些太陽,並適度運動,但須注意暖身五至十分鐘,建議進行和緩的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騎自行車、游泳等,或是瑜珈、氣功,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,促進免疫平衡,降低氣喘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。
  2. 避免冷飲與過甜食品:市售罐裝飲料及茶飲店的冷飲,不但糖分高,容易造成白血球活動力降低,於是弱化免疫系統,而且所含的各式茶精、香精還會加重肝臟負擔,使得排毒功能降低,相對增加了過敏毒素的存在。此外,冰品會刺激副交感神經,加重氣管黏膜腫脹的情況,易生痰。
  3. 睡眠充足:每晚盡量在10點前就寢,並培養良好睡眠習慣,以提高深度睡眠腦波比例,促進生長激素以及褪黑激素的分泌,可減少氣喘的發作。
  4. 舒緩壓力:以音樂、藝術、旅遊、文藝欣賞、靜坐冥想等方式來紓壓,如此可以降低自律神經緊張,也可幫助改善氣喘體質。
  5. 晚餐不宜過飽(預防胃食道逆流):若有胃食道逆流等上消化道問題也需一併治療,因為胃酸也是一種強烈的氣管收縮刺激因子,建議可用麩醯胺粉來做保健。
  6. 每日排便順暢:便祕會增加腸內毒素及壞菌滲入體內機會,加重氣喘的情況,故每日最好飲用2000C.C.的白開水,每天並攝取五至七份拳頭大的蔬果,配合補充益生菌,如此可促進每日排便順暢,降低氣喘發作機率。

在劉博仁醫師多年來運用營養醫學於氣喘治療的經驗中發現,有許多患者不再那麼依賴藥物,而且很多患者的所有生化指標、生活品質、肺功能等也都有驚人的進步,這些都是令人興奮的成果。無論如何,透過自然營養療法與日常保養,氣喘現今已成為一種有機會痊癒的過敏疾病,只要充分與醫師溝通並全力配合醫囑,「棄喘」的目標並非遙不可及。

<本文彙整自劉博仁醫師相關著作,文字版權為劉博仁醫師所有,請勿轉載>

找出疾病根源,改善亞健康及疾病狀態!

立即預約